英缅军的装备持续交接,恩菲尔德步枪还算好东西,射速甚至可比拟半自动,步枪的精度也有保证。
至少比汉阳造强两个档次,比国府生产的中正式强一个档次。
中正式也算不错的枪,问题是统帅部麾下军工厂的技术有限,打造出来的步枪质量无法保证。
再好的设计,也架不住生成拉胯。
天刚刚拂晓,很多人还没拿到英缅军的装备,日军的进攻就开始了。
小规模的兵力撞向阵线。
鬼子15军的主力,也正以较快的速度机动向前。
主力部队有8万人左右,共4个师团,另有第五飞行团提供空中火力,独立混成21旅团保证后勤。总兵力达到12万人左右。
负责对抗日军的远征军,仅有10万人,英缅军不算人,且这三万英缅军也已经开始撤离了。
双方弹药储备上,远征军仅有10天作战的弹药,日军储备在30天左右。
不管怎么看,优势都在于日军。
想要破局,必须正面拦住日军的兵锋,以骑兵破坏敌军的后勤辎重,强迫鬼子终止进攻。
再等阿麦瑞克帝国的物资从印支那运输过来,形成对峙阵线。
一线部署了5个主力师,二线部署了3个新编师,最后方是36师负责后勤调度。
李峰想要完成一轮微操,调动200师的主力,冲击日军的后勤辎重点。
同时借助炮火,在第一轮交锋上,打掉日军部分重炮。
否则啊,这场仗很难打下去喽。
日军的主力还没来,还没到李峰发力的时候。
安澜已经到了师部,应对小规模兵力进攻。
枪声、炮声并不激烈。
李峰进了办公室,准备休息片刻,如有特殊事情,再让陈勇叫醒他。
警卫营的人轮番值岗,继续封锁指挥部。
另有一批人,配合史迪威前去协调物资,用最短的时间,把英缅军的物资交给远征军。
时间紧迫,需要争分夺秒。
日军方面,15军的司令官饭田祥二郎神态自若。
正盯着不断行军的部队感慨。
“帝国进入南洋之后,战无不胜攻无不克,所到之处无不臣服。待我先取翡翠,再占印支那,为帝国荣光增添一笔。”
一旁的三位师团长,也纷纷带着将官刀,白手套格外干净。
为首的是18师团长牟田口廉也,其余两位是竹内宽和渡边正夫。
“司令官,以我的建议,无须等待后勤物资到位,境内村落众多,沿途征用的粮食、牲畜足以支撑部队作战。可以节省时间,迅速冲开防线。”
牟田口廉也带的18师团战斗力最强。
他本人也属于激进派。
“我熟读兵法,在支那的历史人物中,曾有一位擅长骑兵作战的英雄帝王,便是采用征用牲畜的方式解决后勤问题。”
“先以牛羊马载物,随行途中若粮草不足,便可宰杀牲畜作为口粮,既省去运输之苦,又能快速机动作战。”
牟田口廉也的话音刚落,55 师团长竹内宽微微皱眉,上前半步:“牟田口君,沿途征用,怕是难以满足 8 万主力的需求,而且后勤脱节,前线部队的重炮、装甲车恐难持续作战。”
“支那人的历史只能借鉴,毕竟那个时期,可没有火炮,也无需准备弹药。仅靠着弓箭便可作战杀敌,弓箭没有了,用竹箭也行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