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想王夫人得知此事,竟趁着每月逢二六之日入宫的机会,将其告诉了元春。元春不搞什么暗示,当场下了道赐婚的口谕。贾母也在,只是当着宫人的面儿不好阻拦王夫人说话,如今更不敢当着他们的面儿反驳元春的赐婚。只是赐婚口谕下达后,她的面色便阴沉下来。她起身,恭敬行了个礼:“老身年岁大了身子骨不争气,受不了马车颠簸,日后便不再入宫了,还望娘娘多保重自身,勿要挂念家里。”说罢,径直离开。王夫人只得跟上。元春看着二人离开的背影,泪水迅速盈满眼眶。她知道,自己这是彻底和祖母离心了。可她又能怎么办?谁让贾家男丁不成器,非要将她送进宫来博富贵?她既已入了宫,自然只能顾全自己。其他的,已不再她考虑之中。-不久,贵妃赐婚一事传遍了荣府。府中上下瞬间炸开了锅。别说那些一向与薛家无甚交集的下人了,就算和薛家关系不错的,也对这个结果感到震惊。府中谁人不知老太太有意撮合宝玉黛玉的意思?如今竟被半道儿而来的薛姑娘截了胡?薛姑娘虽好,可薛家……如何配得上国公府的门若没有林如海的刺激,以王夫人的性子,她绝不可能去找元春赐婚。她可以和贾母慢慢磨。磨到贾母寿终正寝,或黛玉等不及。反正宝钗是肯定会嫁给宝玉的,绝没有第二种可能。那是她的儿媳妇,是后半辈子和她相处时间最多的一个人,如果彼此性情不合,她得多难受?就像贾政为珠儿挑选的李纨——她们婆媳何止是性情不合,简直是相看两厌。王夫人绝不愿意再来一个和自己合不来的儿媳,再来一次,她会疯掉的。无关风月可想是这样想的,真看见宝玉为了黛玉发疯,她又忍不住心疼宝玉,并由衷地感觉到后悔了。但一切都晚了。贵妃赐婚口谕已下,宝钗宝玉成婚已成定局,再也无法更改。好容易制止了宝玉,看着他皱眉合眼、满头大汗地躺在床上,王夫人下意识看向了自己的丈夫贾政。正好,她对上了贾政看过来的眼神。充满了埋怨、嫌弃和仇恨。王夫人只觉得心头一梗,恨不能冲上去撕破他的脸。要不是他当初不听自己意见,非要为珠儿迎娶李纨;如今又完全没问她想法,便想上林家为宝玉提亲,她如何会做出此等冲动莽撞之事?她明明最疼宝玉了。可贾政已不愿再多看她一眼。不只是她,连一向看重体面礼仪、从不和人红脸的老太太,看向她的眼神也没了半点温情。当然,贾母一向是不愿和人起争执的。就算对人心有不满,她也从来不会直接表达出来。但就在方才,她看也没看王夫人,便带着鸳鸯等人转身离开了。王熙凤过来时,贾宝玉的屋子里除了丫鬟,就只剩下了王夫人一个,其余人早已经离开。王熙凤喊了声姑姑。王夫人回神,苦笑道:“我是不是做错了?”这话,王熙凤没法接。她已经知道了王家的打算,可王夫人……不一定知道。毕竟她一向“天真烂漫”。一个五十多岁的人,仍旧天真烂漫。王熙凤只是想想,都觉得嘲讽。但她如今和王夫人又没什么利益冲突,自然不会说那些让她不喜欢的话。她口才又一向不错,很容易就让王夫人放松下来。等她平复心情,终于离开后,王熙凤才终于有时间看向贾宝玉。她觉得可惜。林妹妹和宝玉的感情如何,府中所有人都看在眼里。所有人也都知道,如果宝玉娶不到黛玉,肯定会闹出事儿来。因着对老太太的信任,以及贾宝玉不定时的发疯,王熙凤之前是很确定薛家打算成不了的。可现在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