幸好晴雯愿意帮她。可即便如此,宝钗还是很快就精疲力尽。她忍不住问自己,到底是怎么沦落到如今这种地步的?但她又能问谁呢?自大哥薛蟠被抓,母亲四处奔走却求救无门后,一下就累倒了。她那嫂子夏金桂却根本不照顾。等薛蟠被砍头,更是直接带着自己的嫁妆回了娘家,没多久就改嫁了。薛姨妈遭此打击,没多久就去了。宝钗已没了娘家,就算想逃,都不知能逃到哪儿去。-除了孩子和婆婆要照顾,府中杂事也需她费心。大嫂李纨是节妇,嫁妆不曾被抄,可她对王夫人与宝玉早有怨言,在贾家被抄后,便带着儿子贾兰和所有嫁妆买了个小宅子单过,一毛钱也不愿给这一大家子花。但她们好歹走了,不用宝钗做什么。府中剩下如赵姨娘贾环之流,却绝非善茬。宝钗无数次后悔,当初不该嫁给宝玉。可惜,人生没有回头路。她唯一庆幸的是,自己还有个儿子,可以督促他读书上进,若能如兰哥儿一般在学业上有所进益就好了。-其他人的结局已经注定,王熙凤却还有些提心吊胆。无他,王家的结局还没到来呢。因为前世死得早,王熙凤根本不知道王家最后是什么下场,她只知道,自己久居金陵的兄长突然回到京都,还拐卖了自己的女儿。从此事可知,王家必定也受了牵连,且十分缺钱。但到底是怎么回事,还得看朝廷怎么判。幸而朝廷没让她等多久。也就贾家被抄两个月左右,朝廷便派人将王家所有男丁全抓了起来。王熙凤嫡亲的兄长王仁犯罪颇多,堪称罄竹难书,竟被官府直接判了个斩立决;王家其他人的罪名也根本数不清楚,最后竟没有一个活了下来。王熙凤得知此事,大病了一场。贾蓉十分担心。请来的大夫却说:“奶奶此前一直绷紧心神,一刻也不曾放松。如今彻底放下,这才大病了一场。大爷放心,不是什么大病,吃一剂药就能好。”说着,刷刷开了副方子。贾蓉赶紧派人去抓药。喝完药后,王熙凤发了场汗,很快就病愈了。至此,她彻底摆脱了前世噩梦。-一年后,黛玉出嫁。对方是侯爵家的小儿子,不需承担家族重担,平日就爱写字画画,吟诗作对,与黛玉书信往来期间,很快被黛玉的才华折服,已主动找到父母催促了三次婚期,就想早日将人娶回家中更好交流。当然,他的要求被其父母毫不犹豫地拒绝了。一直到现在,终于得偿所愿。他骑着高头大马前来迎娶黛玉之时,那嘴角都快咧到天边去了,叫人一看就知道他有多欢喜。这样的笑容一直延续到进入洞房。也是这时,他眼底才多了两分忐忑,对未来妻子的相貌多了两分好奇。喜婆一旁看着,不由笑他:“三爷怎么还不揭盖头?”三爷闻言,立刻拿起了喜秤。秤杆撩起盖头,黛玉动人心魄的容颜出现在了所有人眼前。新郎一下就看呆了。最后还是喜婆推了新郎一下,他才勉强回神。之后一切流程,新郎那双眼睛就没从黛玉身上移开过,全程晕乎乎的,遭到了无数调笑。但大家也理解他。毕竟如此貌美多情又才华过人的妻子,那可是打着灯笼都难找,这小子侥幸碰到,就算高兴得立时死去怕也是愿意的。-晨哥儿一直到二十岁,也还是没能考中秀才。贾蓉心疼他每日苦读却没个好结果,忍不住找到王熙凤劝说:“晨哥儿实在不是读书这块料子,即便真能考中功名,只怕也和太爷一半要等到四五十岁了。若贾家尚在鼎盛时期,他这般苦读倒也不妨事,可如今……”“要不然还是让他去寻另外的营生吧?”王熙凤自己就没怎么读书,怎会强求儿子读书?她直接道:“你去和晨哥儿说,若他愿意,我可以拿出一千两银子让他做生意。他不是喜欢数算吗?试试看做生意方面的天赋如何。”王家当初本就是靠着海贸起家,说不得晨哥儿也有这样的天赋呢?贾蓉迫不及待找到晨哥儿,将此事告诉了他。晨哥儿犹豫之后,主动找到夫子:“若我继续读下去,何时才能考中举人?”进士他就不想了,多半没可能。但考中了举人,他说不得能倚仗祖荫捐个小官儿当当。夫子,迟疑后道:“约莫三四十岁吧。”以当今读书人的情况而言,这天赋其实已经很不错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