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好,此事先瞒着,先不要告诉任何人,否则军心涣散,柴桑就守不住了。”
“卑职必不敢乱说,请将军放心。”
只要把消息瞒住,军中士气不减,他仍能坚守一段时间。虽然粮草不多,难免一败,但他已打定主意,坚守多久算多久。
这时,孙皎过来了,人未走近声先到。
“程将军,你可知道一事?据说贺齐投降了,南昌落入敌军之手……”
程谱连忙上前捂住孙皎的嘴巴:“禁声,此事不可外传。”
孙皎掰开他的手:“什么不能外传?如今全军都知道了。”
“这是怎么回事?”
“哼,敌军在东门外挂了块长布,上面就写着贺齐已归降,敌军占据了南昌,士兵虽不识字,可军中不乏识字之人,此事用不了多久,便会传遍军中。”
原来,高顺想起陈炎多年前曾制作过的条幅,用来对付过张合。当年张合还在为袁绍效力。这条幅一拉,城头上的人都看到了。
“啊,敌军竟如此狡猾?”程普自以为不说就没事,却没办到敌军早有应对之法。
“那如今该怎么办?这消息传出去后,必会军心涣散,届时还如何守城?”孙皎急问对策。
程普惨笑一声:“我又如何知道?孙将军,既然你我已做好死守的打算,那就死守便是,何必想太多呢?”
“可是……”孙皎这人有武勇,但并不意味着他不怕死。当初程普建议撤退时,他主张坚守,那是因为当时距离死战还远着。如今,战事不利,柴桑随时都可能会被攻破,死亡近在眼前,他反而怂了起来。
连续三天时间,陈军同时攻打柴桑两个门,战况异常激烈。果然,南昌被攻占的消息传遍军中后,江东军已是士气全无,柴桑已是危在旦夕。
这天,高顺指挥陈军士兵再次发动猛攻东门,王门也率军攻打北门。两门战况激烈。
东门,陈军利用云梯,爬上城墙,孙皎率军抵抗,但江东军士气不振,并不能很快击退陈军。
高顺看到城头上战况呈胶着,但己方爬上城头的士兵越来越多,心中一阵激动。看来,破城的时机到了。
“传令,击鼓,破城就在今日了。”
片刻之后,陈军鼓声响彻云霄,激励着将士们勇往直前。陈军将士如打了鸡血一样,奋勇向前,喊杀声一浪盖过一浪,可谓是气势磅礴。
孙皎看到敌军如此气势,吓得不自觉地后退几步,完了,按照这种气势,敌军用不了多久,就能攻入城中。他感到背后一凉,恐惧了起来,想着还是突围再说。他下了城头,带着些亲信,往南门而去,从南门出了城,离开柴桑。
孙皎一离开东门,陈军很快就攻占了城头,从里面打开城门,高顺率军进入城中。
此刻,北门战事正胶着着,陈军的进攻也是一浪盖过一浪。程普是名老将,征战沙场已有二十年,也明白这是生死存亡之际。他咬紧牙关,带着士兵继续冲杀。
“报……报……”士兵来报。
程普砍死了一个敌人:“快说。”
“大事不妙,东门已被攻破了,将军还是早做决断吧。”
程普愣了一下,又说:“知道了。”他看向前方:“将士们,杀……”
东门已被攻破,柴桑不可守,但他已心存死志,也不想逃跑,只管杀便是。
在程普的感染之下,江东军一时气势高涨,击退了陈军的攻击。
然而,高顺率军赶到了东门。陈军里外夹击,江东军溃不成军。一刻钟之后,陈军攻占了柴桑。
收拾战场时,在某个角落里,士兵发现了程普的尸体。程普的脖子上被划了一刀,显然他是自尽而亡的。高顺下令厚葬程普。
至此,陈军攻占了柴桑,整个豫章已落入陈军手中。
时间过得快,从高顺兵出汝南至今已有四个月了。攻占豫章,高顺已达到了初步作战目标。大军久战,难免疲惫,他打算让军队先就地休整一个月时间,一方面将消息上报陈炎,等待陈炎的指示,另一方面,他需要处理战后之事。
……
荆州南郡樊城,建安十二年(公元207年)三月下旬
陈炎大军顺利占据樊城后,荆州军驻军于襄阳渡口,其水军常常巡逻于汉水之上,以防止陈军悄然渡过汉水。因没有足够的船只,陈军无法渡过汉水,双方就这样隔汉水相望,对峙一个多月时间。
不过,陈军也不是什么都没做。陈炎让高览率一万兵力,先后攻占了南阳二十余城,平定了南阳郡。
高览完成任务后,正想撤兵回樊城,与主力会合,撤退到新野时,他突然收到陈炎的命令,让他暂时驻军于新野,无须回樊城。高览心中虽有疑惑,但他自然要执行命令。
此刻,陈炎和贾诩正在商议战事。
“孤与刘备大军对峙于汉水,但苦于没有船只,无法渡过汉水,孤唯一的海军,还在扬州与孙权交战,不可能调到荆州来,若如此对峙下去,恐怕难以击败敌军。不知文和可有办法让孤大军渡过汉水?”
“大王,这真是……巧女难为无米之炊呀,我……有两法,但绝非短时间内可成。”
“哦,你说来看看。”陈炎面露微笑,让贾诩感到疑惑。
“一个办法是,大王已占据樊城,可在新野和樊城之间的淯水水域建一个船坞,用来打造战船,荆州军势弱,必不敢进入淯水。大王手里不缺造船工匠,只需一两年时间,我军必能造出数十艘战船,供大军渡过汉水。”
“一两年时间?恐怕孤等不起……”
“那……”贾诩也自知此策不妥,接着说:“另一个办法是从汉水上游渡过去……”
陈炎微微一笑:“汉水上游?”
“正是,汉水上游乃汉中地界,荆州水军基本上不会上去,大王只需在汉中与南阳交界之处的钖县、武当县等地搜集船只,渡过汉水,再穿行武当山,奇袭筑阳,把筑阳给攻占了,以为根据地,再出兵攻打襄阳。”
“嗯,文和之计甚妙。”
。